•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施家倫:做好設施維護 完善無障礙環境


發佈日期:2022/09/23
  • 分享至:

特區政府為締造以平等權利和共融為本的社會,早於2013年底成立“康復服務十年規劃跨部門研究小組”,並於2016年編制《2016至2025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下稱“十年規劃”),期望落實殘疾人士融入社會的既定政策,確保殘疾人士在機會均等的情況下,真正享有與其他市民同受約束之權利與義務。

政府為落實構建無障礙和相互包容的環境,除了根據“十年規劃”於2017年制定《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以讓政府部門在籌劃公共工程及資助工程時,能有較客觀的參照標準之外,每年施政報告當中都會提出“推進構建無障礙及便捷的步行環境”,並逐步完善公共場所和交通的無障礙通行建設。

事實上,根據本澳“殘疾評估登記證”統計資料指出,截至6月30日持有效殘疾評估登記證總人數為15,883人,加上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逐步增加等,構建無障礙通行環境的規劃和建設更有迫切性,亟待完善。

目前,本澳無障礙通行輔助設施仍存在不夠精細化、欠缺維護等問題,例如:導盲磚脫落、破裂等情況,導致路面出現凹凸不平,對行動不便人士造成隱患;不少交通燈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早已失靈,大大地增加了行動不便人士的出行難度。對此,有相關團體反映,現時的無障礙設施未能讓殘疾人士有足夠信心自主出行,使他們長時間留在家中,出現逐漸與社會脫節的情況。

無障礙設施損壞.jpg


除此之外,參照國務院關於印發《“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通知》,明確提出推進智慧化服務要適應殘疾人需求,加快發展資訊無障礙,滿足殘疾人多層次、多樣化的發展需要。鄰近香港亦為鼓勵無障礙輔助科技研發,資助不同類型的資訊及通訊科技輔助工具及應用系統,包括電腦軟件、輸入及控制輔助設備、網上服務及康復工具等,不但透過智能手段回應殘疾人士需求,更有助社會和企業切實關注殘疾人士的需要。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近年當局逐步完善無障礙通行環境,社會有目共睹,但本澳現有無障礙通行輔助設施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情況,例如導盲磚脫落、交通燈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失靈等,為此,“十年規劃”當中提出設立包含殘疾專家參與的無障礙監察機制,定期檢視公共設施與相關項目的無障礙情況,提供改善建議。請問有關機制是否已實行,會如何對現時已建設完成的無障礙設施進行監察維護?

二、對於“十年規劃”當中提出研究透過修法、立法或其他方式要求全澳工程必須遵照《澳門無障礙通用設計規範指引》進行設計及建設。政府曾回覆議員相關書面質詢時並無明確回應會進行修法或立法,對此,請問政府在這方面的具體取態如何,如何保證這個指引能夠有效落實?

三、參照國家印發《“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通知》以及香港所推出的殘疾人士輔助工具之科技研發資助計劃,均鼓勵以智能科技加快發展資訊無障礙,滿足殘疾人多層次、多樣化的發展需要,然而據本澳視障人士反映,本澳對殘疾人士應用的智慧功能仍然十分有限,例如:在處理銀行業務方面,未設有具備語音功能的ATM,鈔票沒有辨識措施等,請問政府會如何推動社會各界以智慧化服務回應殘疾人士需求,會否考慮對外引入殘疾人士專用的智慧設備,以更好地全面構建無障礙環境?




 
瀏覽次數:320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