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施家倫:做好跨部門協調 拓展共享公共體育設施數量


發佈日期:2021/04/15
  • 分享至:

澳門地小人多,體育空間及運動設施僧多粥少,多年來政府採用見縫插針形式,不斷增設體育設施以滿足市民需求。隨著疫情開始以來,市民更加注重健康生活,對於體育設施的需求更是呈“爆發性”增長,如何滿足市民對體育設施的需求,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需要有關當局進一步科學規劃,合理部署。

泳池.jpg


本人過去曾就體育設施不足的情況向有關當局了解,得知政府自推出“公共體育設施網絡”以來,期望與有關單位及社團合作,以釋出更多體育空間,但受到部門職權所限,無法有效推動,導致有關工作難以實際開展。反觀新加坡當局提出“2030體育願景”,當中於2019年已將90%政府小中學體育設施轉變為可供公眾使用的體育場所,社會期望澳門政府可參考有關措施,從頂層設計落實有關工作。

其次,近年來本澳大眾體育與競技體育並軌發展,市民對體育設施的使用越加頻繁,不時出現運動員與市民“爭場用”的情況,因此,社會期望政府可制定科學方式,讓有限的場地合理分配給團體、運動員及市民共享。

乒乓球館.jpg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隨著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的成功啟用,政府在資源分配上,制定了哪些科學方式,成效如何?對於早前表示會進一步結合“一戶通”,推出個人租場服務,有關服務預計何時能夠推出?

2、目前,透過“公共體育設施網絡”可供大眾使用的學校及社團體育設施均僅3處,為此,政府會如何從頂層出發,完善跨部門協調,以拓展“公共體育設施網絡”的設施數量?

3、近年來本澳大眾體育與競技體育並軌發展,但要從大眾體育當中找出運動員來培育成精英仍有距離,當中首要是場地不足、分配不均等問題,故此,當局是否會考慮每5年開展一次全民公共體育設施滿意程度研究調查報告,透過數據分析掌握本澳運動人口的比率和評估體育普及化的深化程度,為做好與時俱進根據市民運動習慣來開展公共體育設施的深化改革,以更科學化、透明化去促進本澳體育事業長足發展?




 
瀏覽次數:529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