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施家倫:建設灣區合作機制 讓居民享受跨境醫療服務


發佈日期:2021/03/29
  • 分享至:

  特區政府自回歸以來都持續推動醫療服務的改革與優化,取得不錯的成績,例如:初級衛生保健服務曾獲世衛評價為典範、《醫療補貼計劃》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等。然而,隨著社會人口增加、老齡化現象的出現,對於政府醫療的需求亦不斷增加,令其醫療方面的財政開支負擔造成一定壓力。根據數據顯示,政府在醫療資源的投入上,由回歸時的12.3億元,增至今年預算的120億,行政長官更表示,未來離島醫院投入運作後醫療預算更會增多1-2倍。

澳門看病難.jpg


政府在醫療方面的開支不斷越滾越大,一方面可能會變相成為一個“大白象”的情況,另一方面,市民的就醫服務感受卻依然沒有太大改善,特別重症、急症等重大疾病的輪候時間長、治療效果不理想,甚至最終市民都要自行出外就醫,承擔大筆醫療費用。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及國家政策的擴展,進一步容許居住於珠海市內的澳門居民參加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計劃,吸引不少市民前往珠海城市養老生活,有關措施推出後,參加人數踴躍,據瞭解,已超過9千名市民在珠海參加醫保,反映本澳居民跨境醫療特別是和鄰近地區醫療合作的需求。日前,珠澳兩地舉行“珠澳醫療共融、建設健康灣區”合作簽約儀式,澳門的鏡湖醫院及鏡湖護理學院與珠海兩家醫療機構簽署合作協議,藉此加強珠澳醫療衛生交流合作、促進兩地深度融合,共同構建健康大灣區;並表示將在衛生健康領域深入合作以及創新的政策探索。在跨境特別是和珠海及大灣區醫療合作方面,政府亦有必要進一步加強該方面醫療系統合作互通互助,建立科學的合作機制,讓有需要的本澳居民可方便接受跨境醫療,減輕本澳的醫療壓力,亦相信可緩解居民看病輪候時間長等問題。

珠海人民醫院.jpg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塑造健康灣區,密切醫療衛生合作。廣東、香港、澳門三地亦已達成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框架協議》,並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共識》,不斷完善合作機制。在大灣區醫療合作領域,澳門方面的參與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未來有何進一步的合作計劃?

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探索在指定公立醫院開展跨境轉診合作試點;並推進醫養結合,為港澳居民在廣東養老創造便利條件。就該方面,香港已經通過發放長者醫療券探索異地就醫費用結算,讓符合資格的長者可使用醫療券支付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指定科室提供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並由香港衛生署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進行結算,實現跨境醫療。為此,政府可否參與有關做法,先行先試在珠海與優質的公立醫院建立合作機制,讓符合一定資格的居民特別是65歲以上長者及12歲以下兒童均可實現得到跨境醫療服務?




 
瀏覽次數:1259

訂閱會訊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