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色轉換:
  • 字型大小:
  • A
  • A
  • A

施家倫:正視問題 迎難而上 保居民就業 促經濟發展


發佈日期:2020/11/19
  • 分享至:

日前行政長官發佈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社會都非常關注和期待,報告實事求是,展現了特區政府願意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決心,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綜觀當下社會情況,政府施政重心仍然要放在三大方面:

在職貧窮.jpg


首先是做好防疫工作,目前防疫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特別隨著冬季來臨,全球各地疫情嚴重,新增確診個案不斷增加,並且,亦發現不少進口冷鏈食品包裝亦都有確診個案,可見疫情依然嚴峻。本澳地小人多,人口密度更是全球之冠,一定要堅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目前,應對疫情的關鍵就是疫苗,本人期望政府可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越性,以“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向國際市場訂購,另一方面亦密切留意國家最近情況,爭取早日獲得疫苗,可以進一步放寬現時跨境檢疫要求,迎來新機遇。

其次是經濟復甦方面,疫情常態化導致人員流動受到限制,根據國家最新預測,要做到人員流動不受限制,最快都要到2022年的春天。生產要素和人員流動的限制,對本澳產業單一的經濟形態造成持續衝擊,更使多元產業發展更為艱難,所幸政府財政儲備較為充裕,加上配合國家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可助力本澳穩住經濟,加快復甦,以及積極開拓多元出路,所以,期望政府可總結過往三階段的復甦計劃成效,推出更實效的措施,特別是在促進旅遊業方面,借粵港澳大灣區平台讓澳門對接內迴圈,例如:推動大灣區旅遊,加強優惠政策力度,提供更多增加客流和消費的誘因,以吸引旅客來澳。同時,配合多元發展方向,加快推動“澳門品牌”培育、中醫藥產業化、會展專業化等,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青年就業找工作.jpg


最後是保就業、保民生方面,當中保就業臨時性措施於下個月底結束,多個受疫情重創的行業或會出現結業潮、失業潮。事實上,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持續上升,令到市民就業壓力及生活壓力不斷增加,甚至有不少市民反映,長期處於就業無薪的狀態,家庭經濟狀況出現困難。可以預見有關情況將會持續,社會亦擔憂情況將會不斷惡化,同時政府經歷大規模紓困措施後亦有一定的財政壓力,下一步應該怎麼走,雖然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但亦應未雨綢繆有所規劃。本人認為除了加大基建投資,增加工作崗位之外,亦要針對各類特定人群推出精準支援措施,保障市民基本就業。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下,年長及中高齡人士要保住“飯碗”並不樂觀。政府在投放資源,支援適合青年人和應屆畢業生的工作崗位外,亦可以為較年長人士開拓新的就業機會,當中包括全職、半職及長期兼職職位,以穩定就業。




 
瀏覽次數:620

訂閱會訊
回最頂